藏书阁

繁体版 简体版
藏书阁 > 威武大明朝 > 第七十一章 出征(为掌门往昔随风贺)

第七十一章 出征(为掌门往昔随风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等着下面的各人将自己地话一步步传下去。朱慈烺才继续道:“然时间不等人,鞑子更是不会等你们训练好才过来,眼下大同危急!我大明危急……”

“虎胆英雄气,澎湃大明心!这是你们虎贲军的口号。今ri朕再次率领你们亲征,朕希望你们能对得起这个称号,鞑子占我辽东。掠我百姓成为奴隶,为我大明不共戴天之仇敌,朕今ri在此宣誓:不灭鞑子!誓不回军!”

这番话传遍虎贲军时,所有的人都热血沸腾,整个虎贲军全体高呼起来:“不灭鞑子!誓不回京!”

送行的史可法等人听得也是面红耳赤,皇帝下如此誓言,等于与满清不死不休。

朱慈烺也不管这些官员会如何想,bei jing还有两万虎贲军,又有锦衣卫镇守,如果还有人能捣乱,那算他本事大,伸手向下压了压,等到虎贲军的喊声小了一些时,朱慈烺才用力的挥了一下手:“出!”

四万虎贲军,加上无数的物资,足足装载了数百辆大车,又是忙活了半天时间,整个车队才从bei jing浩浩荡荡直奔宁武关,第三天就到达了宁武关。

梁庭光早已带着驻守武宁关的文武官员等候在城关外,见到皇帝连忙大礼参拜:“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bei jing跟宁武关虽然近在咫尺,朱慈烺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后世大名鼎鼎的宁武关(1)。

“梁爱卿免礼。各位也都免礼吧。”朱慈烺亲自将史梁庭光扶起。

看到扶起自己地皇帝,梁庭光却吃了一惊,与刚登基相比,皇帝的身上的气势变化太大了,脸上更加显得威严,完全判若两人。

要不是朱慈烺的面容没有什么变化,梁庭光几乎以为皇帝被人假冒,他呆呆的看了皇帝半响,在宁武关总兵周雨声扯了一下衣襟后才回过神来向皇帝谢恩。

“梁爱卿。前线战事如何?”不顾是在城外,朱慈烺已先问起战事来。

问到战事,梁庭光脸上一黯:“回皇上,大同依然在我朝手中。只是鞑子围的紧。武清侯李骞无法进城与城中官兵取得联系。”

“可知围大同的鞑子有多少人马?”

“回皇上。大同鞑子加上蒙古人不下二十五万人马!”

朱慈烺皱了皱眉头,神se凝重道:“鞑子真是不消停!看来大同危矣!”

“是呀皇上!如今该怎么办?”眼下梁庭光也没了主意!

注释1:宁武关是三关镇守总兵驻所所在地。关城始建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在明成化、正德、隆庆年间,均有修缮。关城雄踞于恒山余脉的华盖山之上,临恢河,俯瞰东、西、南三面,周长2公里,开东、西、南三门。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增修之后,关城周围约2公里,基宽15米,顶宽7.5米,墙高约10米,城东、西、南三面开门。成化十一年(公元1479年),由巡抚魏绅主持,拓广关城,周长3500多米,加辟北门,建飞楼于其上,起名为镇朔城,南北较狭,东西为长,关城周长七里呈长方形,城墙高大坚固,四周炮台、敌楼星罗棋布。到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关城又被扩展为周围约3.5公里。城墙增高了1.5米,并加开了北门,不过这时的城墙仍为黄土夯筑,砖城墙是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包砌的。万历年间,在全部用青砖包砌城墙的同时,还修建了东西2座城门楼,在城北华盖山顶修筑了一座巍峨耸峙的护城墩,墩上筑有一座三层重楼,名为华盖楼。关城不仅与内长城相连,而且在城北还修筑了一条长达二十公里的边墙。宁武距凤凰山之北,传说由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遇敌侵犯可神奇地飞走。但见城池犹如凤身,城北华盖山护城墩酷似凤首,东西延伸的两堡俨然凤翅,南城之迎薰楼,正如高翘的凤尾。雄居城中的鼓楼,堪称凤凰的心脏,使人产生美妙的联想。万历末年,增高城墙,加以砖包,关城更为坚固雄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