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

繁体版 简体版
藏书阁 > [综+剑三]武安天下 > 第171章 灭楚+

第171章 灭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不是胆子小胆子大的问题,关系到国家存亡的事情,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呀。

可苏云卿问了一个更简单的问题:“之前咸阳也并没有这么多部队呀。”

之所以现在有十万人,那是因为现在这支部队归苏云卿管呀,换了以前直属咸阳的根本没这么多人,以前秦国的那么多代国君不也好好的?

秦国还没被人打到咸阳城门口过吧?

李牧和吕不韦皱着眉头,他们承认苏云卿这话说的不假,咸阳的兵马全在苏云卿手上,而苏云卿这些年确实扩充了不少,原本直属的只有五万多人,现在却有十万人,简直是翻了一倍。

……别说以前的人太少,这算的是直属咸阳直接握在王室手中随时调动的军队,而不是说咸阳就只靠着五万人做最后防线了。

你把咸阳的城防部队给忘记了呀!

而且咸阳作为国都所在,是整个国家的心脏,各种林林总总的加起来确实有不少人。

……其实苏云卿刚接手的时候连五万人都不到,之所以照着五万算了是因为苏云卿陆陆续续的又扒拉了不少全给算进去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扩充。

这也是为啥子楚死后嬴政继位简直风平浪静半点不和谐的因素都没有的原因。

整个咸阳就被苏云卿握在手中,自然是她说什么就是什么,有人敢反对的话,恐怕早上提出的意见晚上就得被那些士卒们闯进家门了。

本身手握军队就是个非常好的威慑力量,苏云卿又把这人数扩充到了十万人,这就直接造成了如今咸阳城里只有一个声音。

“我敢说我的兵马只比以前更加精壮不会更差,既然以往没那么多人的时候都能够保护咸阳的安全没道理现在就不行吧?”

虽然大家都很想说这情况不同了,当年的秦国可没把其他国家都给灭了,可对着苏云卿谁也说不出这话来。

因为苏云卿也会说当年的军队也没现在这么强大呀。

这强大不仅仅是士卒强悍,装备也不一样了呀,墨家的黑科技成功的给秦国的军队集体升级了一下装备,再加上秦国那堪比现代流水线作业的精密制造水平,真要说起来,秦国的军队应当算得上是这个时代装备最为精良的部队了。

所以说,秦军不仅仅是等级高,装备也比以前好,这肯定不能简单的同日而语呀。

于是李牧和吕不韦不得不做出退步,但其实这两位也没有退太多,照着苏云卿说的那样只给她留两万肯定不行,最后大家就跟菜市场买菜似的讨价还价,最后终于把人数定在了六万人,另外抽调出去四万人。

然后吕不韦大致算算,觉得这样再加上各地挤压出来的,应该还能凑出十万人来,加上之前的八十万,那就是九十万人。

发动一场牵扯到九十万人的战争,就算战国末期战争规模越来越大,但这依旧是一件很难想象的事情了。

而且吕不韦也必须提醒苏云卿:“九十万人已经是极限,如果人数再多的话其实也没用了。”

打仗虽然人多有优势但也不是人越多越好无脑拼人数的,如果单纯的拼人数有用的话,大家也别打仗了,在一起比比谁家军队多就好了嘛。

九十万人就是吕不韦给苏云卿的极限,再多的话,他表示秦国的后勤就撑不住了。

秦国这些年虽然因为重用百家的缘故在各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大家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富裕了,但之前才刚打过一场规模不小的战争搞定了燕国和魏国,这两国虽然后期作的一比,但也不可能打起来没消耗没损失呀。

去年才刚打了一仗,今年就再次发动大规模的战争,这对于秦国的压力其实还是很大的。

毕竟他们打得战争并不仅仅是掠夺,秦国是要治理占据的土地的,既然如此就不能抢夺百姓的东西,他们唯一能抢的只有各国的贵族王室之类而已。

即便这些人确实占据了大量的财富,可秦国干啥不花钱呀,再加上由于国情不同,占据之后各地都得照着秦国要求的标准重新建设,典型的比如各国的水利工程,比如各国的农具耕牛种子,再比如修建统一的官道,这都得花钱呀!

考虑下各国与秦国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同,这水平的差距真不是一点两点,习惯了秦国的,再让凑合着用其他国家的,吕不韦表示那真是连凑合都不想凑合简直不能忍好吗?

于是这些全部都要重新建设,再加上各地的政府部门,学馆等等,算起来可不都是钱么。

从一个国家的王宫里搜刮出来的财宝能满足一个国家的重新建设需要吕不韦都得笑了,有时候根本就是倒贴钱进去呀。

所以说,打仗要钱,派军队出去也要钱,没钱就不能保证充足的后勤供应,而不能满足这一点的话,再多的军队都是个笑话。

你派一百万人出去结果一百万人全饿死了,这有个卵用!

所以说,吕不韦算来算去表示九十万人就很好,再多咱就得等着饿死了。

于是苏云卿便也不盘算着再从哪里抠点兵马出来了。

当然,总人数是能够确定了,接下来就是做各路的安排了,知道了底线好做安排嘛。

这事嬴政是不说话的,他一般也就听着,反正苏云卿也能安排好。

苏云卿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这次她自己就不上前线了,转而把总指挥的位置给了李牧,而除了李牧之外,苏云卿又把蒙骜给加上了。

蒙骜和李牧两人一起攻打楚国,如果这样都能出问题,那秦国还是早点收拾东西回老家,关上函谷关的大门再也别出来吧。

而在这一路,苏云卿表示留下十万人应急用,还有十万人守着齐国,剩下的再给李牧那边六十万人,至于说这六十万人怎么分配那是李牧的事情了。

“这件事就由将军全权负责吧。”

她没打过楚国那块地方,对那边也不了解,自己又不上前线,还是不要瞎指挥比较好。

苏云卿一向觉得不了解的人是没有发言权的。

“我只要求将军灭楚国,至于说怎么灭,这一仗怎么打,将军可全权做主。”

想了想苏云卿又补充了一句:“这期间但凡有事,只要是事关灭楚的,也全都交由将军处理,若是前线临时有什么变故,将军也可先斩后奏,总之,你可以全权处理所有相关的事情,事后给我个报告就好了。”

这放权是真的放的彻底,大家都觉得苏云卿这样做的太过了。

“太后,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李牧自己也觉得这不太合适。

虽然苏云卿让他作总指挥那肯定是要给他权力的,但所有的事情都让他全权处理且遇上紧急的事情也完全可以先斩后奏,这完全就是说李牧想干啥都行啊。

苏云卿却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她对李牧说道:“在战争期间,将军手下各部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让他们汇报到你那里解决,这期间我不接前线除了你之外其他任何人的汇报,而如果有命令我会直接下达到你那里,至于怎么完成任务,那也是你的事情了。”

说白了,李牧就是一堵墙,苏云卿搀和前线的事情全部通过李牧,有什么命令有什么想法也直接对李牧说,然后交给李牧处理,而前线也是一样,任何事情都去跟李牧说,不允许越级上报。

说到这里,苏云卿看向吕不韦:“丞相那里也是一样,我知道你手下有人,但如果有人请示你,你也给我把消息送去李牧那里,任何人不得越级上报也不得越级指挥。”

这话顿时就让吕不韦眉头一皱:“太后,这……有必要这样吗?”

“当然有必要,”苏云卿这话并不是假的:“作为前线的总指挥,没有人会比李牧更加清楚前线的情况,因此有事自然要找他,至于说不能越级的事情,这么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牵扯到的人自然不是少数,一人一个想法,一人一个命令,这仗不就打乱了?”

比如说李牧今天给张三下了个命令,可张三不满意呀,他有自己的想法,更何况他和吕不韦的关系好,于是他就越过李牧上报到吕不韦那里,然后吕不韦给了他一道命令,张三照着吕不韦的命令做了,李牧那边怎么办?难道吕不韦能比李牧更能清楚前线的事情?再加上吕不韦和李牧的大脑又不互通,万一等李牧那边要用人的时候却发现这地方原本摆着的部队早被吕不韦一道命令调走了,李牧咋办?仗还打不打了?

如果张三和吕不韦这样的情况再多一点,那还打个啥,直接乱成一锅粥了好吗。

所以说,指挥只能有一个,既然苏云卿任命了李牧,那么她便不能再越过李牧去指挥军队,否则这就要乱套。

有苏云卿的话放在这里,吕不韦便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只是……

“太后只安排了八十万人,还有十万人呢?”

对呀,预留十万人,齐国十万人,楚国六十万人,这是八十万人呀!

还有十万呢!

“还有十万不急,”苏云卿的指尖敲了敲桌子:“楚国的战争不是一天两天能结束的,可战争就会有伤亡,我是打算以这十万人为基础,作为后续补充的预备队的。”

以老带新培养预备部队,哪怕是一对一的教导,这也能再多出十万预备队呢,到时候再把部队混编一下,在尽量不削弱战斗力的前提下为前线提供补充不是比临时拉一些没经过训练的农夫补充上战场要好得多?

至于说这次不上战场的苏云卿自己,她自然是有另外的事情要做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