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竞技体育的最高奖台,只对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天才开放,庸人自扰者大多只能作为背景帝,悲剧般地存在着。
明明先天身体素质不行,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但在生存压力和不甘心两种因素的重压下,许多人选择一条道走到黑,这其中,也有李泰山、张一强的影子在晃动。
为了不打击运动员的积极性,吕兵讲得很隐晦,在座的大多数学员只觉得很枯燥,听不出太多好歹来。
华冲锋倒是心里雪亮,相信覃迪更是感悟颇深。
覃迪真正进入专业队的时间,就是被国家集训队招入的时间。
每两年举行一次的国民竞技大会,主要面向业余运动员开放。大会的各项目参赛人员参差不齐,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项目水平,比不上国家级专项比赛的成绩。但是,比业余拳击运动员还要业余的覃迪,能在国民竞技大会上脱颖而出,战胜众多专业队伍选派的对手,似乎已能足够说明问题。
“我和大家一样,也没有想到第二局会发生大逆转。我所了解的覃迪,不是一个拳击智商很低的人。因为只是一场教学交流赛,而华冲锋又在第一局又被他击倒;所以,第二局一上来,他想减少主动进攻,把比赛节奏稍稍压一下。”
听到这里,和华冲锋并排站在台上聆听讲解的覃迪微微点头,为吕兵的火眼金睛而信服。
“第一局完败,如果换成另一个人,心理障碍必定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过程大家都看见了,华冲锋初生牛犊不怕虎,以颇具质量的直拳控制局面。覃迪一着不慎处处被动,已经被压制得死死的。如果换成另一个人,覃迪有很大的空间全身而退;但是,他面前站着的是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都非常出色的华冲锋,重新翻盘的机会不大。”
覃迪凶狠的面容挤出一丝笑容,很难看。他轻轻拍了拍华冲锋的肩膀,意思好像在说“很高兴认识你”。
吕兵望着观众席:“华冲锋如愿击倒覃迪,使这场教学比赛看点十足。下面,让我们看看,有谁能主动站出来,评论一下两人的技战术特点?”
这个问题显然只针对立夫学院的集训学员,观众席沉闷片刻,总算又人主动站起来,是64公斤级的侯震。
“两人身体素质都很好,出拳快下手准,没了。”侯震把话筒还给工作人员。
“还有没有人补充的?”侯震的说法和吕兵想听的答案相去甚远,他希望有人能给出更全面的总结。“珍惜这个机会,我们可不是天天都来哦。”
又问了一遍,无人回应。
王国斌:“由于时间关系,我提议,请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吕指导作最终点评。”
哗啦啦……
“我的看法,一共分为三点。关于这第一点嘛,就像刚才那位学员所说的,两人的身体条件很棒,特别适合干拳击。第二点,是战术素养问题。无论你有多么高的天赋,如果没有经年累月的科学训练作底子,你绝对体会不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拳击这项运动尤为突出。所谓‘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对手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只有量上去作为基础,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战术素养才会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成形。”
竞技体育是相通的,吕兵的发言,也使陈贝儿、刘颖几人觉得有茅塞顿开的醒悟感。
“最后一点,主要是提醒华冲锋学员:你的后手拳摆动幅度太大,看似力道很猛,实则效果欠佳,最少损失一半以上的作用力!因此,你必须加以改进,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