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

繁体版 简体版
藏书阁 > 我本闲凉 > 56.第056章 薛况神吹

56.第056章 薛况神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简直是道送命题啊。

有那么一会儿,陆锦惜心电急转,思考着应对之策,没有说话。

薛迟一直注视着她,原本是期待无比的,但见着他娘好半天没说话,这才一下想起来——

犯错了。

他其实才五岁。

但在他有限的记忆之中,娘亲注视着他的眼神,都带着一股忧郁,唤着他名字的时候,也笼着一层轻愁。

薛迟知道,他是薛家迟来的孩子。

他没有见过父亲,父亲也没有见过他。娘亲对此,应该耿耿于怀,所以才会为他取下这样一个名字。

父亲就好像是娘亲心底的一块疤,永远也不会消失。

可刚才,他竟然在娘亲的面前,又问到父亲的事,将这一块疤掀开……

这一瞬间,薛迟心里有些害怕,眼底也带着几分惶恐,几乎以为他娘下一刻就要赶他走。

没想到,下一刻,绽放在陆锦惜脸上的,却是一个温暖明媚的笑容:“你想听吗?”

“诶?”

薛迟顿时一愣,只觉得陆锦惜的感应,跟他想的不一样,竟然好像并不介意他问起父亲的事。

他还从来没有从娘亲口中,听说过父亲在战场上的事……

一时间,薛迟动了心思。

但他依旧有些害怕,只壮着胆子,小心翼翼地试探道:“想听……但是娘不想说的话,我们就不听了。”

罗定方也在旁边,有些担心地看着。

陆锦惜见着这两个孩子模样,却是心底一叹。

方才薛迟短时间内的神态变化,她当然注意到了,自然也就想起了陆氏与薛况之间的那些事。

猜也知道,薛况死后,陆氏必定不愿提起,讳莫如深。

这一段婚姻,对她来说,是一场劫难,而薛况的死,则令情况雪上加霜。于是,她心里永远留着那块伤疤。

每每提起,便是揭开——

鲜血淋漓。

可故意不提,何尝不是另一种铭记呢?

为什么不坦然些?

也许还有忘却和愈合的机会。

陆锦惜毕竟不是陆氏。

薛况再厉害,在她眼底,也顶多不过能贴个“孩子们父亲”的标签,除此之外,与个陌生人毫无区别,

所以,此时此刻,她心绪几乎没有波动,只保持着脸上的笑容,为即将开始的瞎掰打上一针预防:“你既然想听,那娘亲就来讲讲。但可说好,娘当时也不在战场,知道的也都是道听途说来的,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很全,有什么错处,不许笑我。”

薛迟哪里想到娘亲竟然会说这话?

这一瞬间,他惊喜不已,只跟罗定方对望了一眼。

两个人都兴奋起来,竟也不看那洪庐宝剑了,齐齐跑了回来坐下,巴巴等着陆锦惜讲故事。

四只眼睛,透亮透亮地,都注视着她。

陆锦惜难免觉得心里多了几分压力。

但她敢说要讲,心里自然有把握,一切的情况和从陆氏当初留下的战报信函里得出的细枝末节,都铺陈了出来——

地点:云州城;

核心人物:薛况,伊坤。

基本情况:薛况其时二十三岁,临危受命,以副将身份镇守云州。

分析:年轻,地位不高,临危来到云州,可以常理推知,原本守将及下面军士未必心服,未必不轻视;伊坤率军而来,令云州告急,常理推之,亦该猛将一员,实力不俗,令云州损惨重。

结论: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陆锦惜的脑子还是很好使的,《三国》看了许多遍,一些经典的情节早已滚瓜烂熟。

薛况这一战的情况,可不能与关羽斩华雄这一段匹配上吗?

有了蓝本,再加上陆锦惜之前看过了大夏的舆图,读过了几本游记,于是略加润色,添以变化,一个精彩的故事,便从她口中诞生了。

“云州城一战,说来话长。”

“匈奴的伊坤太子,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身长八尺,腰阔十围。这一日,忽然就引兵下关。”

“云州城地势险峻,为我朝在西北方向第一重要的关卡……”

《三国》里没写华雄外貌,陆锦惜也没见过匈奴的伊坤太子,就随意给套了鲁智深的长相。

呃……

愿他在天有灵,能瞑目吧。

陆锦惜心里半点愧疚都没有,只从云州城面临的难关讲起。

说伊坤太子几次三番攻上城来,每一次都会令大夏损失几员将领,让守城的大将焦灼不已,憋成了缩头乌龟。

这时,薛况受命而来,带着一支亲兵,人数不多,便入了城。

城中简单准备了一些酒水,为他接风。

但因他年轻,又是初来乍到,竟被人讥讽靠着父辈荫蔽,才混上这个位置,脾气火爆些的,甚至让薛况滚蛋。

可没想到,适逢其会,竟赶了巧——

这一日,匈奴伊坤太子,正正好又带兵叩城门,派人在阵前大声叫骂。

“云州城守将连着吃了几天的败仗,听下面骂得难听,当然大怒,要派人出战。”

“于是一个骁勇小将自请出战,可下去没两刻,已被伊坤斩在马下;众人商议,又换了一老将前去对敌,不料再被斩在马下。”

“此时伊坤连斩两人,气焰嚣张。云州城众将士,士气低落,已是人心惶惶……”

倒霉的小将和倒霉的老将,到底有没有,陆锦惜当然也不知道。

但为了故事好听,就当是有吧。

她瞎掰之余,抬头一看:薛迟跟罗定方都听得很认真,即便知道后来是薛况赢了,现在也屏住了呼吸,紧张得不行。

看来,讲故事也是套路好啊。

心里感叹一句,陆锦惜也就继续讲了下去。

下面的剧情,几乎没有悬念。

冷眼旁观了许久的薛况,终于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只言道:“薛某请战,愿斩伊坤头颅,献于帐下。”

那些人对他本就颇有微词,此刻见他请战,便有大半讥讽起来。

甚至有人强烈地表达着反对,以为薛况会让大夏丢脸。

“但此时此刻,云州城已是情势危急,需要上下一心,才能抵御强敌。”

“那守城的将领,也算是半个英雄。当下只说大将军出身将门,虎父无犬子,且让他试上一试。于是教酾热酒,欲让大将军饮了,再上马出战。”

“可大将军却并不饮,只让将酒盏放下,自叫开了城门,出去迎战。”

说到这里,两个小孩子,已经连眼睛都不眨一下了,仿佛怕错过她脸上一个表情,错过她说出来的半句话。

陆锦惜忍不住微笑起来。

“城门一开,便是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

“云州城上下将士尽失惊,那将领刚开口,要叫人打探此战的情况,哪里想到,鸾铃响处,马到中军,大将军已提着那伊坤的人头,掷在了雪地上。”

“那时候,浊酒尚温。”

“他这才下了马,在满地的寂静里,把那一盏酒端了,一饮而尽……”

说到末尾,这几句里已经带着几分咏叹腔调。

金戈铁马,刀光剑影。

英雄,当配烈酒!

《三国》里只写了关羽斩了华雄人头回来,“其酒尚温”,陆锦惜却添了薛况斩了伊坤人头回来,一饮烈酒的场面。

想想,若真发生了,又该是何等的豪壮气魄?

一刀一枪,力战伊坤;

一人一马,力挽狂澜!

她遥想着那一位已经葬身沙场多年的大将军,也不知道他本事风姿,与关云长相比,究竟如何。

但云州城当时的情势,其实比汜水关危急千倍万倍。

现实中的战争,未必有三国那般眼花缭乱,但薛况一代名将,百战不殆,盛名传扬,该是绝不下于关云长的。

故事讲完,薛迟与罗定方已经听得心驰神往,怔怔回不过神来。

陆锦惜见状一笑,开口便想要叫他们回神,不料一抬眸,竟瞧见门口处,不知何时竟已经站着三个人。

薛明璃跟薛明琅并肩而立,除了一样的出神,也没什么别的。

但旁边立着的,却是一身雪白锦袍的薛廷之。俊美无匹的面庞上,一双幽深的墨眸,正定定地注视着她,闪烁着几分莫测而变幻的神光。

似乎探究,似乎怀疑。

这一瞬间,接触到这眼神的陆锦惜,忽觉得有些头皮发麻。

于是,想起来一个被她忽略且异常重要的细节——

薛况,喝酒吗?

尤其是,带兵打仗的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