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当然没问题!”
……
确定了合作的意向,接下来讨论的就是具体的合作内容。
吕老的提议是,在金陵新划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中,建一座材料学研究所,重点研发锂硫电池相关技术。与此同时,国家会提供五年免税、进口器材退税、三年新能源课题研究补贴等等优惠政策。
至于科研经费,这个钱国家补贴一部分,剩下的那部分则由企业出。
与此同时,金大可以为他的实验室输送专业人才。
和物理一样,材料学同样是金大的优势专业之一,在有机领域和纳米材料领域,不少方向都走到了世界前沿的水平。
吕老开出的这些条件,陆舟都很满意。
不过,这些都不是关键。
最让他关心的重点,还是在研究成果上。
而这也是任何研究人员都会关心的问题。
如果是自然科学的话倒还好说,没那么多利害关系,任何研究成果受益的对象都是全人类。但如果是工科类的研究,受益的对象除了全人类之外,还会具体到组织和个人身上。
其中最具体的体现,便是专利。
对于陆舟的问题,吕老思忖了片刻之后,慎重地做出了答复:“我不是企业家,我没法给你一个具体的分成方案。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你在锂硫电池方向做出的成果,会由国家行政担保,在和企业的合作中至少占到三成比例。”
一般情况下,纵向课题是国家出钱给你做研究,国家不考虑盈亏问题,原则上也不会让你用国家的钱肥了自己。
而企业的横向课题,做出来的成果大多会被企业拿走,即便少部分大牛能和资本谈条件,但也绝对拿不到三成这么高的比例。
因为科研就像赌博,投资是个无底洞,企业担负经费的同时也要担负相当大的风险,研究人员能分到一成的,那都是自己掏钱分担风险了的。
至于国外的情况,记得一部叫《生活大爆炸》的美剧就提到过这个话题,在美国大学用学校的研究基金做出的成果,通常情况下也只是教授占25%,学校占75%。
而企业掏钱的课题,对成果也会要求的更多。
相比之下,吕老开出的条件可以说是相当优厚了,甚至可以说是利用行政权力干涉市场,迫使企业做出让步。
不过,陆舟并不缺钱,而他也确信自己一定能做出来成果。
在听到了这个分成比例之后,虽然知道这是吕老的好意,但他还是婉言谢绝了。
“我不需要企业投资,我可以自己出资。”
听到了陆舟的要求,吕老爽朗地笑道。
“那就好说了,如果陆教授打算自费研究的话,只要这个研究所建在国内,其他优惠政策全部照旧。至于研究成果,当然是全部属于您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