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大脑活动的监测结果能否作为判定死亡的标准也受到司法管辖的影响。2015年的一项调查发现:“世界各地对脑死亡的认知和实践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在2013年,13岁的贾希?麦克马斯在加州的一所医院接受手术,手术失败后被宣布死亡。
然而,在使用生命维持装置期间,她的身体存在反应性迹象。后来她被转移到新泽西州的一所医院——新泽西州允许以宗教信仰为由,免于撤除生命维持装置。因此,贾希在加州被正式宣布死亡,但在新泽西州却没有。
五年后的今天,贾希仍然在使用生命维持装置,而神经科医师们还在讨论她的病情。贾希的家属拍了50多个视频,声称这些视频可以证明,她能通过脚或手指的动作有意识地回答问题。然而,在贾希应不应该被宣布脑死亡这个问题上,对她神经活动和神经结构的种种分析仍然不足以有所定论。
但在某些情况下,即便是永久的脑死亡也不足以作为死亡的判断标准。人体冷冻学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信念:如果人的大脑被冷冻,并保持完好无缺,那么未来的科学进步能使人复活。尽管这常常被认为异想天开,但醛稳定化冷冻保存法正在取得新进展。
最近,一只猪的大脑就利用这种方法被冷冻存储起来,且保存条件相当之高,足以维持其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对大脑多个网络的相互通信至关重要,而这些网络被认为保存有关于人类性格、记忆、感知和身份的重要信息。
人体冷冻学认为大脑和思维息息相关:没有可运转的大脑,就没有可运转的思维。不过,基于信息理论的神经生物学新方法更进一步,大胆声称可以准确模拟大脑的连接性,从而以数字信息的形式保存思维。
按照这种观点,只有当维持记忆、性格和自我的神经连接消失后,人才会永久死亡。一个新的可能性为这一点奠定了基础:人的连接体可以被完整扫描,转换成数字代码,然后“上传”到新的可用载体。这种生存观主张把意识的存在作为生死的主要标准。
Carboncopies组织致力于创造独立于载体的意识,该组织联合创始人、神经科学家兰德尔?科内说:“目前,我们思考生存和死亡的方式与意识没有多大关系。如果在未来,我们和一个人工智能交谈,知道它真的有意识(知觉和智能),那么它是活物还是死物的问题有多大意义?我们是否必须称它为活物?或者它是不是有意识的死物?”
生和死之间的界线似乎永远不会泾渭分明。我们现在判断生死与否的标准是生物性的大脑和心脏活动,但连接体和其中包含的、关于意识的重要信息意味着,数字时代的生死可能超出这一标准的范畴。以后,定义死亡可能将变得越来越难。
但在网上,另一个网友的说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引用了一本书《西藏度亡经》,说死亡的过程,意味着另一种新生。
当然,从他的水平来看,与我的理解水平差不多,但在别人看来,如同平静的湖面丢了一块巨石,讨论的波澜,此起彼伏。看样子,大家从心底里,还是喜欢,死后有一个灵魂和新世界的。
一般人们相信两样东西。一是不得不信的。比如现实和事实已经发生的东西。二是愿望相信的。比如愿意相信好人有好报,因为大家都自觉自己是个好人,最后有一个好的结果。算命先生骗你,其实是利用了第二点。他说了些你愿意相信的话,你就掏钱了。
至于死亡后,有没有一个新世界,是不好证明的。比如,你无法叫已经死亡的人开口,让他说说阴间的事情。你自己也不能试着死一次,体验一下真实的感受。因为,你死了,没办法重新活过来。
因为我看过这本书,它也叫《中阴闻教得度》,所以,就忍不住,在网上多说了几句。好为人师,是我的毛病。
有一件事,在医学上是作了证明的。人的死亡,如果是自然死亡的话,是身体机能先衰竭,然后是大脑功能的丧失。但是,身体器官功能衰竭时,最后衰竭的,往往是听觉。
在古代,人们通常认为心跳及脉搏的停止,标志着死亡。实际上,那时候,人的听觉和大脑,还有部分功能。所以,在临终者耳朵边说话,他是听得到的,并且大脑还有反应的机能。
这就是目前所能证实的《中阴闻教得度》这本书的,最确定的部分。至于后来亡者所经历的幻象和影响,这是在科学上,没有得到证实的。
没得到证实的东西,不一定不存在。但,我们不能随便假定它就是事实。存疑并研究,才是科学的思维。
比如当年,爱因斯坦完全凭脑袋思维,推出了相对论,当时的条件是无法证实的。这个纯粹思维中的东西,看起来像是天书。但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渐渐在实践中证明了。这才明白爱因斯坦的伟大。
时空的扭曲,黑洞和奇点,星际穿越,宇宙大爆炸。这些理论,在数学上是可能的,最终或许将被科学证明。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了人类思维的伟大,可以超越现实世界,来预测看不到的东西。
如果写《中阴闻教得度》的人,仅凭思维的能力,就可以探知生死的边沿,得到结论,我们也不能因为自己不能实证,就去随便否定它。
面对这一群读过一些书,了解一些历史掌故的人,如何给他们一个新知识概念呢?仅用庄子的梦来比喻?用相对论来举例?都不合适。
但从愿望与结果来说,恐怕会得到更多的共鸣吧。
问题导向,会引起讨论或者争论,但它是激发思维的一种好办法。我问到:诸位网友,你们回想一下,年轻时,对自己未来的设计,今天得到了什么?没得到什么?
结果就有了许多乱七八糟的回答。有人说,他年轻时,就想努力读书,后来当个老师。结果老师没当成,当了一个小官员,当了官员后,想有一番作为,结果作为谈不上,光荣退休。与他同学的,原来想当官员的,结果后来当了老师。
还有的说,他就一直暗恋一个女生,想与她结婚。结果还真结了婚,结了婚过后,发现自己老婆与原来想象中的不一样,但目前,至少算是夫妻和睦,但那种爱情,倒没什么激动的成分了。
最有意思的,是一位女性,按她的网名和发言判断,她是一个80后,开着一家咖啡馆。她说,我原来成长于一个部队大院,帅哥看多了,所以就幻想,今后的丈夫,应该像军队战士那样的帅哥,但我不太喜欢军人,因为我父亲是军人,对我母亲比较粗暴,是个直男。
其实,我是理解她所说的心情的,因为部队大院的年轻军人,在最好的年华展示出阳刚的一面,确实很迷人。所谓帅,与军人的职业素养有关。许多脱了军装的军人,大部分就不帅了。
而且军队因其职业的特殊性,过于阳刚,显得直男,这是普遍现象。
果然不出我的猜想,她既想找一个如同军人那样帅的,又像电视里温柔白净的小男生,这个逻辑本身就有点矛盾。因为,真心懂女人的,会讨好女生,但阳刚之气,往往缺乏。
她说到:找了好久,换了许多男朋友,总是二者不可兼得。最后找到一个,又温柔又帅气,自己年龄也大了,就匆忙结婚。谁知结婚没多久,两人就闹起了矛盾。
因为他不仅自己仅仅愿意当一个小男人,而且还看不惯我作为女汉子的性格。最终以分手结局。现在,她单身,自己开个咖啡店,经营得不温不火,但日子还过得去。
她总结到:我想追求火热的爱情,最终,得到了完全相反的单身和平静。最奇怪的是,我居然还比较适应这种平静,觉得这种平静,会度过我和余生。而今天,她的父亲,在部队退休后,反而变得非常温柔了。
还有好多人,所说的大概都是一个意思。你想追求的东西,往往得不到。不想追求的成果,往往成为现实。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追求的目标,都早已偏离了自己当年的初心。
人的追求和欲望,总是随着处境和现实而调整。连自己要什么都如此不稳定,哪里还敢渴望永恒?